股票配资平台查询网 独家专访王立群:董宇辉在传播知识,希望他坚持|名家有约

发布日期:2024-07-02 04:00    点击次数:50

董宇辉“与辉同行”到河南时,直播间迎来了一位特别嘉宾——著名文化学者、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立群。二人在古柏苍翠、历史悠久的嵩阳书院展开对话股票配资平台查询网,围绕“历史,时间的诗”,探讨被誉为“史家之绝唱,无韵之离骚”的巨著——《史记》。这场对话文化味道十足,受到如潮好评。

著名文化学者、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立群做客“与辉同行”直播间。

这场直播的销售数据,让王立群十分惊讶。直播结束后,预售的“王立群读《史记》”系列共售出8万多册,销售额超过257万元。在首批印刷的书籍还未全部入库时,出版方便已安排了紧急加印。

“王立群读《史记》”系列今年5月推出,由东方出版社出版。这套书在首次出版时隔17年后进行了全新修订,以秦始皇、吕后、汉武帝等人物为线索,展现了王立群“通过人物讲历史,通过历史讲人生,通过人生讲精神”的独特解读风格。

“王立群读《史记》”系列。

王立群告诉南方+记者,这套书对西楚霸王项羽进行了重新定位,增加了更多关于项羽“仁爱之心”的表述。在他眼中,每一位历史人物都是立体而丰富的,有太多的细节可以挖掘,这也是他在“百家讲坛”讲《史记》,一讲就是十年的原因。

多年来与《史记》渊源颇深

南方+:据说在新推出的“王立群读《史记》”系列作品中,对项羽的重新定位是一大亮点,请问修改的原因是什么?

王立群:这次在修改的过程中,我增加了对项羽人物评价上的修改,特别是项羽的“仁爱之心”部分。

项羽在乌江自刎之前,本来有机会东渡乌江,但是他并没有走。《史记》写道:“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,今无一人还,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,我何面目见之?”这句话就是“无颜面对江东父老”的由来,实际上体现出了项羽宅心仁厚的一面。

我以前在写这一段的时候,评价不足。再比如项羽跟刘邦在鸿沟对话的时候,讲过一句很有名的话——“天下匈匈数岁者,徒以吾两人耳”,意思是我们争夺天下,却让天下的百姓都要受苦受难,不如就由两人决一死战。在这些地方,我做了不少修改,所以项羽不光是一位勇士,同时也是一位有仁爱之心的人。

南方+:您研读《史记》已有58年,在面临人生重大抉择时,《史记》有没有对您产生过影响?

王立群:人们常常说读书让人读懂现实,但在我看来,却是现实让我读懂了《史记》。我与《史记》颇有渊源,我在21岁就接触到了《史记》,研究生毕业后,我留在河南大学任教,在学校里教授《史记》,从讲师、副教授,再到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这段时间里,《史记》始终是我最喜爱的典籍之一。我在2005年开始在“百家讲坛”讲《史记》,一讲就是10年,与《史记》结下了奇妙的缘分。

王立群近照。

读《史记》为我带来了登上“百家讲坛”的机会,正是丰富的人生经历,赋予了我理解《史记》的独特视角,使我在面对这部巨著时,不仅能领略其文学价值,更能从中体悟到对人生抉择的指引。

南方+:之前您花了3年时间创作《读史记,成大器》,为什么将《史记》作为面向青少年普及历史的对象?阅读《读史记,成大器》有没有最佳年龄?

王立群:当时写这套书耗费了巨大的精力,它是专门为少儿写作的《史记》读本,尽量不用生僻的字,我希望孩子们能够尽早阅读。

之所以选择《史记》,是因为它有两个特点:一个是“典型”,独一无二,作为《二十四史》的第一部,同样也是《二十四史》的标杆;另一个是“广为流传”,从两千多年前流传到今天,《史记》被一代又一代的人诵读,说明它经得起时间的检验,这样的书就应当做,而且要把它做好、做精。

至于《读史记,成大器》适合多大的孩子阅读,我觉得要因人而异。有的小朋友很早就认字很多,那这时候就可以读,有的小朋友认字不多,便可以请家长讲讲书里的故事。每个家庭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。

《读史记,成大器》。

在我看来,最好的阅读方式是家长给孩子伴读,因为孩子的自制能力可能会弱一点,伴读正好可以弥补这个缺点。另外,孩子看完故事,可能会产生自己的想法,这时和家长交流大有裨益。

读书是孩子的事,也是家长的事,如果家长能够采用伴读的方式,会为孩子提供另一重阅读视角,不但知其然,还要知其所以然,这样,孩子在未来会收获更好的阅读能力。

阅读历史,有助于走向美好未来

南方+:阅读《史记》等典籍对当代人而言,会带来哪些益处?接下来您有哪些计划,继续推进史学的大众化?

王立群:读史明智,读史明理。读《史记》,就是在读人生。《史记》能告诉我们,我们是怎么来的,该如何生活在当下,怎样才能走向美好的未来。

我正在推进两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,一个是《〈文选〉汇校汇注》,我在其中担任首席专家。这部作品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关于《文选》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,已经立项10年了,总字数有3000多万字,现在还在最后的审校过程中。另一个是由国家社科规划办和中国历史研究院指定的项目——《中国通俗历史·秦汉卷》。

南方+:您做客董宇辉“与辉同行”直播间,最大的感受是什么?您怎么看待文学直播这类新兴的图书营销模式?

王立群:董宇辉这个年轻人的文学素养很好,阅读面很广,我很喜欢和这样一位年轻的知识传播者交流。他不只是直播带货,同时也在传播知识,希望他能坚持做下去。

在我看来,文学直播采用的是一种短暂的、碎片化的知识传播方式,与“百家讲坛”有很大的区别。后者是一个系统的课题教授,一个题目讲几十集,一集至少讲39分钟。

不过,不管是“百家讲坛”,还是文学直播间,这都是由不同年代和环境催生出的传播平台,它们对于传播文化知识来说,可以说是积极有效的新工具。这些新工具能够为我们传播知识作出很好的贡献。

王立群在“百家讲坛”读《史记》。

南方+:目前读书写作占据您生活的比重是多少?日常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?

王立群:迈入八十,我体力差了一点,但创作力依旧旺盛。八十岁前后的生活基本上都是一个模式,除了睡觉,主要就是两项,一个是读书写作,上午八九点起床,工作两三个小时,下午一般是体力活。晚饭后如果精力比较充沛,就再写一会儿,如果没什么精力的话就看会儿电视剧。

有时也会去电影院,前段时间刚看了张艺谋导演的《第二十条》,我很喜欢。还有一个就是散步,一天走六七千步。这是我多年来养成的习惯。我每天的生活既简单又丰富,我很知足。

【采写】南方+记者 戴雪晴

【统筹】刘炜茗

【图片】受访者提供股票配资平台查询网